社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社会资讯 >

洪天贻:湖边假期(剧本) |《花城》新女性写作

浏览次数: 发布时间:2024-06-15 15:41:25

导读

《湖边假期》是一出带有荒诞气质和超现实色彩的室内双人戏,剧本分为故事内外两个世界,讲述困于一桩心事的中年教授和失业在家写作的年轻人的故事。教授是年轻人作品中的主角,然而因为年轻人创作思路的凝滞,故事中的教授被困在闷热夏天的湖边,经历着和年轻人一样的空虚、悬浮、无所适从。某天,年轻人突然穿越到了自己所创作的剧本中,和故事中的教授相遇了……教授不知自己日复一日在湖边等待什么,年轻人则痛苦于时间无意义的重复与行进,作品铺陈环境之荒凉、生活之贫乏,以“美丽而不可及”之物映照爱之迷离,以 “等待”之徒劳,表现意义之虚无。

湖边假期(剧本)

洪天贻

人物

中年人,40岁出头。

年轻人,将近30岁。

 

引子

或许,你并不需要我,

夜晚;从宇宙的深渊,

像只不带珍珠的贝壳,

我被抛上了你的海岸。

你淡漠地让波浪泛起泡沫,

你不容分说固执地歌唱,

但是你会爱的,你会评说

这只无用的贝壳所撒的谎。

你会和它一起躺在沙滩上,

你会穿上你自己的衣裙,

你会把水浪洪钟般的声响

和它连结在一起,牢不可分。

于是,一只外壁松脆的贝壳

恰似一间空荡的心的小屋,

你会让它充满喃喃的泡沫,

充满轻风、细雨,充满迷雾……

——曼德尔施塔姆《贝壳》

布朗肖说,写作是为了永生。也许,甚至,说话也是为了永生。

——米歇尔·福柯《通往无限的语言》

【舞台分为两个区域,分别代表故事内和故事外的世界。故事外,年轻人独自坐在书桌前,自言自语地读着新构思的剧本开头。桌面上亮着一盏台灯。他专注、严肃、面容疲惫,脸颊上汗津津的。他的衣着很凉快,也显得邋遢、落魄。这是个安静的夏夜。】

年轻人:你会觉得这是一个伍迪·艾伦式的开头,说实话,我本人谈不上很喜欢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。谁不想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呢?尤其是每个尝试写作的人。

我努力过。我尝试过让故事以别的方式开启,很多次,但是都失败了。它们都显得更无聊、更装腔作势,只是在摆弄姿态。总之不符合有关我的事实。

所以这次,我可能就是要这样一开始就絮絮叨叨地倒出一大堆废话来才痛快,才能平息我内心的波澜,让我的表达欲恢复理智。(小声地)恢复理智。

呃……等一下。这是我剧本的开头吗?还是只是我下意识敲进电脑里的牢骚话呢?

不知道。

只是……倾诉的冲动真的很强烈,尤其在这样一个晚上。我身边一个人也没有,我没有朋友,没有亲人,没有同事,也没有女人——早就没有了。只有这张桌子和我的稿子。这是我构思了很久、很久、很久的故事。在过去的两个月里,我对它寄予厚望,它几乎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。

但这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?

我现在其实也说不太清楚。

但我清楚的是,我已经失业53天了,再过一会儿,就是我失业的第54天。就我一个人,坐在这个地方,很久了。很快,窗外的天空就会再次发亮,泛白。太阳将照常升起。一个像我一样虚弱的凡人是拿这种事没有办法的。因为等热气重新浮上地表时,我一定已经抵挡不住困意,睡着了。

就是在失业的这段时间里,气温开始变得出奇地高。40摄氏度的高温在每个午后都能持续数小时以上。酷暑难耐,人人自危。前几天新闻里还登出一个中年导游因为热射病猝然去世的事。这可能也是种失业吧。老天看他煎熬,索性革了他的职。也说不定是他自己交上了酝酿已久的辞呈,谁知道呢?逝者安息,生者自生。天气太热,市面上什么营生都难以正常进行。

我每天最清醒的时间只有现在。夜深人静了,再多看几眼手机也不会收到什么改变命运的好消息。

是我自己辞的职。上份工作快拖没了我半条命。大概有一年半?快两年以前?最近的作息日夜颠倒,时间意识相当薄弱。总之……一开始和我说有个电影可以来试试,院线片,喜剧,我可以署编剧的名。还是第一次得到听起来这么靠谱的机会,况且又是之前合作过的大公司。嗯。一开始……一个月换一次大纲……两个月换一次……再后来,年底、春节、再开春,就原地不动了。一点动静也没有。不说同意,也不说不同意……是不是后来又拖了一年?我记得这一套又原封不动地上演过一遍:重新怂恿我的希望,几次小改,几次大改,接着就被判无期徒刑…… 是不是这样来着?

到底拖了几年?

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。这样的事儿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。按理说应该习惯。

(突然地)可我就是连这个权利都没有——到底是什么原因,从哪个情节、哪个时间点、哪个人的哪句话开始,这事就已经黄了,我连想都不该再想了呢!

到底有几年的时间?

(已经平复)就是期待过头了。(哀叹地)动了心,熬了夜。熬太多了。不应该这么过头。

希望一直都不太充分。我是在等待中长到现在这么大的。等待从来不让人觉得幸福。

2023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新锐原创剧本朗读单元

《湖边假期》现场照 摄影:石榴

在我们这行,这种失落是家常便饭。日子又回到了等待中。

我现在在很积极地准备着,第54天。随时准备着进入下一份工作。什么题材都可以,什么文体都可以,真的。只要发出去的简历能有个回复。

(笑)已读不回。

天气开始越来越热。入睡的时间跟着变晚:不是坐在桌子前等消息,就是躺在床上干瞪着天花板……直到天亮,困意才来解救我——我总是在下午满身是汗地醒来。

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遇见教授的。他才是这个剧本中的主角。

【故事内的世界:一个闷热的假日午后,教授独自在湖边踱步,身影落寞。】

年轻人:那天晚上,离天亮还有好几个小时,我照例趴在桌子前,一边试图将这个剧本继续下去,一边等待着困意。肌肉很疲乏,但我依然绞尽脑汁……

突然,教授出现了。他是一个微缩小人,正在从桌子边缘吃力地爬到桌面上来。身高大概有一只水杯那么高,(观察着)瘦长,戴眼镜,轻微驼背。和我有点像,不过年纪要大得多。他穿着一件休闲衬衫、一条夏季短裤,一边走,一边四处张望,还有几次抬起头看向巨大的我,眼睛里一片茫然。他的嘴在动,但是听不见说了什么。

他是教授?

这个小人在我心中惊起的愕然,旋即就被这个念头所唤起的愉悦与亲切感取代。

原来他就是教授?就是他啊。

【年轻人从桌前站起来,身体凑上前盯着小人儿看,表情越来越专注。】

年轻人:(好奇、惊喜地)这是怎么回事?

【在他灼热目光的注视下,教授突然原地站住,一动不动地看向年轻人的方向。接着,他眼睛一闭,脸收缩起来,五官用力挤成一团,身体也一并弯曲。】

教授:阿嚏!!

【年轻人书桌上的灯灭了。故事外一片黑暗。故事内,教授走进了屋内,房间里光线充足。】

年轻人:(吃惊地)诶?!

2023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新锐原创剧本朗读单元

《湖边假期》现场照 摄影:石榴

【年轻人进入了故事内的世界。教授并不认识他,他们两个也从未料到彼此会见面。教授的家是间度假公寓,装修现代而简约,客厅内只有一张沙发、一个茶几,以及孤零零站立着的一只拖把和一把扫帚。公寓外有一片湖水,湖面的远处有一片睡莲。教授正背对着房门站着,高大的背影显得黯淡。

年轻人顺着光源闯入房间,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:这是他剧本中构思的场景。梦想照进现实的猛烈冲击给年轻人带来了一些应激反应,对于穿越的瞬间,他暂时性失忆了。他环顾四周,想躲起来,来时的通道已经完全消失了。无处藏身的他只得蹑手蹑脚地小心行动。教授不经意地转过身来,和年轻人撞个正着。沉默只停留了一瞬间。】

教授与年轻人:啊——

教授:(惊恐)什么人!

【年轻人吓得半死,嘴里喘着粗气,含含糊糊地想辩解,却一句话也没说清。】

年轻人:嗯……我……啊……哎……

教授:你是谁?

年轻人:我……啊……(教授上下打量他)我那个……

教授:你是怎么进来的?

年轻人:……嗯……外……外面……我……刚刚……突然——

教授:外面?外面没人。外面从来就没有过人。这么多天了,一个人也没有过。

年轻人:我……刚刚是突然一瞬间——

教授:(警惕地)这是私人住宅。

【教授逼迫着迈步向前,年轻人感到危险。】

年轻人:喂,抱歉……真的打扰了。我……不是……故意……冒昧,我平时……很有分寸(陷入喃喃自语)那个……我不是坏人啊……真的……没有恶意……绝对没有……你看,你看我身上,什么都没有,我一无所有……(自言自语地)我有点想不起来了,确实是个意外,就是一瞬间的事,什么都没反应过来呢,突然就……

教授:(审视地)你到底是什么人?

年轻人:(尴尬、犹豫地)我……我是……(陷入思考,接着突然像失忆一样)头好疼……刚才想到一句台词……(小声地)就在桌子前,一走神就(深度失忆,突然想到了什么,脱口而出)教授,我——

教授:(感到震惊)教授?!(困惑地)你怎么知道我是教授?!

【沉默。】

年轻人:(无助地)我……我……

教授:谁告诉你的?(打量着)我们没见过面吧?(停顿)你是什么人?

【沉默。】

教授:你是我的熟人?仇人?

【沉默。】

年轻人:……陌生人……我是个……陌生人。我不是这儿的。

教授:(冷笑)陌生人?知道我是谁的陌生人?

【沉默。】

教授:你说你是从外面来的?外面哪里?

2023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新锐原创剧本朗读单元

《湖边假期》现场照 摄影:石榴

【年轻人含糊地用手指着他进来的方向,竭力恢复着记忆。教授无可奈何地打量着他,点燃一支烟。】

教授:还挺会装傻……这里就这么大。屋子外面只有一个野湖。周围连路都没通。难不成,你是条美人鱼变的?(轻笑)(停顿,长久打量)

【年轻人欲言又止。教授陷入思考,在某一时刻,他以为自己有所领悟。】

教授:(悄悄地)诶,这是剧情的一部分吗?

年轻人:什么意思?剧本里没有——

教授:(恼火)什么什么意思!(嘀咕着)总不可能是误打误撞、从天而降吧。(长停顿)是没什么意思。(停顿)我一个人在这儿待了快两个月了,总爱胡思乱想。

【教授陷入思考,年轻人开始细致地打量起房间里的陈设,他小心翼翼地触摸着,感到不可思议。】

年轻人:(记忆被唤醒)你的假期……

教授:(敏感地)你怎么知道我在度假?

年轻人:(掩饰地)嗯……从你穿的衣服……嗯……还有,窗外的景色。

教授:(轻蔑地一笑)你见过这么度假的?两个月过去了,我一个人被关在这儿,一点变化都没有:屋里只有这几件家具,外面持续高温,热得像酷刑。那片湖,根本没办法上去。周围一个人影也不见。(彷徨地)亏你竟然能猜得对。(停顿)对,我确实是来这儿,度假的。(长停顿,注视年轻人)所以你是来干什么的?

年轻人:我……嗯……嗯……

教授:(沮丧泄气)嗯?你来找我干什么?(焦灼地)你突然闯进来了,还知道我是谁……(思考)肯定有原因。(停顿)事情终于要有起色了……我有权利知道……(激动地)我已经被困住太久了……(两眼放光)我需要转机!

年轻人:啊!转机……转机……(长停顿,突然打了个喷嚏)阿嚏!(接着想起)转机就是……阿嚏!我想起来了!前一秒我还坐在桌子前,然后看见你打了个喷嚏,阿嚏,我的台灯就跳闸了,砰……等我再找到光的时候,就踏进你家门口了——(意识到自己说漏嘴)

【空气瞬间凝固。】

教授:你看见我打了个喷嚏?

年轻人:啊……不是……我是听见……嗯……(慌张地乱比画)就是——

教授:有人看见我打喷嚏!(又惊又喜)我在这里这么久……竟然有人……我就知道,除了我之外一定还有别人,太好了……还有别的事!(停顿,思考,转而怀疑)不过,怎么可能?(突然望向年轻人,久久地,严肃又疑惑)你是怎么看见的?

【沉默。两人陷入僵持中。】

教授:(环顾四周)这里……完全不太可能啊……(长停顿)

【已然清醒并逐渐适应这个环境的年轻人恢复了精力。他开始思考自己当下的处境,飞速在脑海中设计了一系列回应教授的台词,并构想着每种回答可能引发的结果。教授亦步亦趋地期待着,却只等来一次次的欲言又止。年轻人在一次次斗争中感到无计可施,最后放弃了所有策略,任由冲动驱使,突兀地开了口。】

2023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新锐原创剧本朗读单元

《湖边假期》现场照 摄影:石榴

年轻人:(一字一顿地)是你爬上了我的桌子。你自己出现的。

教授:(愣住)桌子?

年轻人:对。你爬上了我的桌子。在我又一次卡住的时候。就现在这副样子,焦虑,冒汗……(陷入自言自语,又欣喜又尴尬)我也是第一次见到……太不可思议了……但我一下就认出来了,你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(看向教授)……啊,哈哈(憨笑)……(尴尬地比画手势)对,就是这样的。

教授:(隐隐不安地)什么桌子?

【沉默。年轻人渐渐冷静下来,变得从容。】

年轻人:一张小书桌。不大。(用手比画出来。)

教授:我爬上了你的桌子?

【漫长的沉默。】

年轻人:(窘迫而害羞地)对……(用手比画)你只有这么高。(尴尬地笑)我也没想到我们会这样见面。(停顿)嗯。就是你想的那样。(怯懦小声地)是我……把你……写出来的。

教授:哦。(恍然大悟,苦笑)哦。

【教授在屋子里踱步,陷入一种颓败的伤感,不自制地笑。漫长的沉默。】

教授:两个月了,等来的竟然是你。

年轻人:嗯……完全在计划之外。(停顿)太突然了。

【沉默。】

教授:不突然。不突然。你来得太晚了。两个月了,我很痛苦。

【沉默。】

教授:原来这么年轻,还挺秀气。你软禁我两个月了。

年轻人:(喃喃低语,像在模仿一个语义不明的外文词)软禁?(转而伤感,苦笑)哈,软禁。(轻声)我还有这个权力呀?

教授:(渐渐恼怒)我在这里等什么呢?(停顿)到底在等什么呢?家人?附近的朋友?陌生人?写作灵感?(停顿)这里到底有什么啊?

年轻人:(神情黯淡)没想到你也这么痛苦。

【教授拎起年轻人的领子,情绪激烈。】

教授:没想到?这一切不是你安排的吗?这个陷阱!无期徒刑!

年轻人:(毫不反抗,虚弱地)我……我手无寸铁……你看我这副样子,多善良,是吧。我才是真的被判了无期徒刑。

【沉默。教授松开了手。】

教授:你有什么毛病?

年轻人:我……我只是快两个月没工作了。(苦笑)不好意思啊,我每天无所事事……怠慢了。(思考)其实……我就是在睡不着的时候,老想起你。(停顿)每次都是这个场景:一片湖水和远处的睡莲。你一个人住在舒适的房子里,每天看着它们,却没法靠近。时间重复着,没有任何进展。天气很热。

【沉默。】

教授:为什么是我?

【两人对视。】

年轻人:(小声地)你代表着什么东西,是我没有的。(停顿)在你之前有过很多烂故事,它们都夭折了。

教授:一个教授的故事?(轻笑)三口之家的暑假?我都没有见过她们俩!女孩儿跟妈妈比较亲,是吧?两个人每天都在外面玩,从来看不见人影。你是在出我的洋相?

年轻人:(小声地)她们只是没出现,又不是不存在。

【沉默。】

教授:这里很荒凉。这片湖,太荒凉了。什么都没有。

年轻人:你可是教授啊。你……你有很多东西。

【沉默。】

教授:(目光异样地)你想要我怎么样?就是那件事,是吧?(停顿)我的麻烦很大,是不是?

2023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新锐原创剧本朗读单元

《湖边假期》现场照 摄影:石榴

……

责任编辑:王梦迪

洪天贻,剧场创作者。伦敦大学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高级剧场实践硕士,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士,创作聚焦于日常生活的荒诞性。作品曾受邀参加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、乌镇戏剧节特邀单元、阿那亚戏剧节等。代表作:《你喜欢高椰子树,还是矮椰子树?》《花园》《幸运观众》《百词斩》《房间里游泳》。

End